首页

风情艳主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6 09:13:16 作者:从“摘星辰”到智能化造车 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浏览量:76909

  中新网长春5月24日电 (高龙安 苍雁)“上‘太空’的感觉太刺激了。”体验了30秒三维滚环,巴基斯坦留学生谭洁用手扶着同伴的肩膀,大笑不止:“这太疯狂了,你们也要试试。”

  三维滚环是训练航天员平衡能力的设备,也是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的热门项目,来自东北电力大学的20余位留学生排队体验“太空的感觉”。

  5月23日至24日,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蒙古国等多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在吉林长春参加“感知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之旅”,他们走进企业、展馆,了解汽车、光学、航天等领域的发展。

  长春被誉为“汽车城”“光学城”,这里拥有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第一家光学专业研究机构和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也为中国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

  走进馆内,满眼都是浓浓的中国元素和十足的科技感。轻触谷神星一号火箭残骸,特有的凉意直传指尖,让人联想起古诗词中的“手可摘星辰”和“高处不胜寒”;登上天和核心舱模型,亲手操作空间站同款“机械臂”,完成“太空舱”对接任务;戴上VR眼镜,从航天员视角观看神舟飞船返回地球全过程。

  苏丹留学生文华一边体验,一边自拍。“在这里我看到了非常先进的科技,这是一次神奇的旅行。”

  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津巴布韦留学生尼莎第一次观看3D全息板——眼前明明是一艘立体的“船”,却无法触摸到,她和同伴们研究了好一会儿,然后开玩笑地说:“这是魔法。”

5月24日,吉林长春,留学生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参观。 高龙安 摄

  正在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就读的瓦努阿图留学生凯德发现,馆内有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备与实验。激光测距、电光转换、偏振光实验,他一边阅读说明,一边分析原理。“这些实验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中德合资车企——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每隔99秒就有一台汽车驶下生产线。

  这是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如今正加速智能电动转型升级。留学生们乘坐电动观光车在车间里参观,巨大的模具将整张金属板冲压成型,机器人与工人相互配合快速完成零件安装,不时还会与运送物料的AGV机器人相遇。

  喀麦隆留学生卡洛斯一路认真观察。他说,自己是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汽车制造业的大型机械。

  卡洛斯表示,相比在电脑前画CAD图纸和操作实验室设备,此行更令他增长见识。他说,从参观工厂的历史展馆到参观生产线,机械设备的变化说明这座工厂变得越来越先进。

  在厂区门前,留学生们围着几台刚出厂的汽车合影留念。卡洛斯说:“这里制造的汽车好漂亮,或许有一天我也会从事汽车行业。”(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雾凇之都”吉林创造性实现四季可赏雾凇

此次中俄海警联演联巡,对于巩固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两国海警互信与合作、维护北太平洋海域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届进博会)吴政平: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 第七届进博会呈现三大特点

“高频指标”释放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中国高质量发展“枝繁叶茂”

2月18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子科学产业转化基地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轰鸣阵阵,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在各自岗位上有序施工。项目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将推动中子科技产业转化落地,形成千亿元级中子科技产业集群,在生物医药领域搭建起全新的创新研发平台。

亩产1251.5公斤!袁隆平“超级稻”创世界新纪录

报道称,乌军曾希望其上月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突袭能迫使俄罗斯重新部署军队,并减轻东部被围困部队的压力,但到目前为止似乎未达到预期效果。

两岸大学生领袖营在福州开营

习近平和博鲁阿尔特听取两国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人分别作情况汇报,共同观看钱凯港项目视频。项目现场中秘双方代表向两国元首请示进行开港作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